作物栽培管理 > 紅豆

一、前言

二、紅豆栽培環境

三、栽培管理要點

四、天然災害預防及復耕復建措施

五、結語

六、相關連結

  • 前言

   紅豆(學名:Vigna angularis ;英文名: Adzuki Bean)屬豆科豇豆類,常見的食材之一,亦稱小豆、赤小豆,用途於製作點心、當餡料等食品為主,最主要盛產地為屏東萬丹地區,為南部地區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

   106年全台紅豆種植面積6,198公頃,其中高屏地區佔近98%,又以屏東縣種植面積4,635公頃最多,是台灣南部重要雜糧作物。目前紅豆栽培大多採機播作畦栽培及散播較多。近年來因受到全球氣候暖化影響造成氣候不穩定,栽培環境溫度升高,病蟲害發生多,籽粒變小或莢果數空洞,而農民在播種栽培時,就會提高豆種播種量,加上不當增加施用氮肥,往往造成植株生長茂密,嚴重者使植株徒長倒伏,亦使得病蟲害發生機率大增,增加栽培管理防治上困難。

  若播種期過晚,授粉期適值低溫,則稔實不佳,莢果數減少,或受豆薊馬、白粉病嚴重為害,致莢果未能正常充實,持續營養生長未能完全進入生殖生長,致使成熟落葉不一致,影響產量或籽粒品質。秋作紅豆生育期的氣溫條件雖佳,但因受短日照影響,營養生長較短促,因此,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生長期間配合適當栽培技術及管理為首要關鍵,以發揮品種的優良特性並改善環境及生理條件的侷限,進而提高產量與品質,達到最佳收益。

↑ TOP

  • 紅豆栽培環境

       (1)  氣候

   紅豆為短日照作物,對日長敏感,適於溫暖的氣候生長,不耐低溫及霜害,一般在生育前期,即從播種至開花期宜高溫適濕,而後期,即結莢後至成熟期,則喜涼爽乾燥,忌高溫及多雨,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30℃左右,生育初期至中期溫度以維持25-30℃最為適宜,可促進植株發育及花芽的分化,紅豆開花溫度平均以26℃最適宜,溫度低於20℃或高於30℃,皆會影響結實率,一般從種植至始花期的積算溫度約為1,000℃,南部秋作紅豆開花期,大致從11月中旬開始至11月底結束,這段期間氣象條件甚佳,極少遭受寒流低溫侵襲,因此一般開花授粉均很正常;但在盛花期,當葉面積生長正接近高峰時,最忌遇連續大雨所引起的植株倒伏,而導致減產。
    紅豆對水分的需求,因生長期不同而異。通常播種時土壤宜保持適度水分以促進種子發芽,但過濕時種子易腐爛,過乾則發芽不整齊。生育初期至開花期前宜保持適當濕度,視田間實際情形灌溉1-2次,開花期宜略為乾燥以減少落花,結莢期之籽實充實期間,需要較多水分,至成熟期則宜乾燥環境。

  紅豆在臺灣春作或夏作栽培時,植株易徒長,營養生長不易停止,常導致蔓生、倒伏、落葉不一致,莢果成熟參差不齊,產量偏低,並易罹病蟲害,且籽實無法飽滿充實,千粒重普遍降至100公克以下且品質較差。因此,國內紅豆栽培仍以南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利用水旱田輪作行秋作栽培為理想之耕作模式。

    (2)  土壤

    紅豆栽培一般以排水良好,保水力佳,富含有機質壤土或砂質壤土最適宜。紅豆為短期作物且為具根瘤植物,對土壤的選擇不甚嚴格,在其它土壤亦能生長,只是產量略低。惟紅豆於生長期間耐濕性差且忌淹水,因此低窪容易湛水地區不宜種植紅豆,否則根部易因浸水引起土壤病害而枯死。最理想的方式是利用水稻收穫後之稻田栽培(高屏地區農民大都屬於這種栽種方式),其土壤條件佳,有機質較豐富,且因水旱田輪作關係,蟲害、病害、雜草均可減少。

    (3)  溫度及日照

  紅豆屬於短日照作物,於短日照條件下會促進開花,而長日照條件下則開花延遲,同時溫度對開花也有影響,高溫環境可以促進開花,低溫環境則開花延遲,兩者間具有交互作用關係,日照和溫度配合不當會影響紅豆生長期程。一般而言,高屏地區秋作(10月11日前播種)適值高。

↑ TOP

  • 栽培管理要點

   (1) 精選種子

      宜在播種前篩選粒大飽滿,無病蟲害之推廣品種種子,且發芽率達80%以上者始能供為豆種用,一般以播種前一
年度秋作生產之豆種品質為佳。

   (2)播種適期

  高屏地區秋作為9月下旬至10月15日,嘉南地區秋作宜略為提早,過晚播種時在開花期易受低溫及薊馬之害,影響授粉及稔實,產量難以提高。

   (3) 播種方法:現行播種法採撒播法及機播法。

1.撒播法:可於水稻收穫前或收穫後進行,播種量每公頃70公斤。水稻收穫同時切碎稻稈以覆蓋田面及種子並增加土壤有機質,種子撒播後每隔12-16行,在稻樁左右開一小溝以增進覆蓋與灌排水功能,隨即灌水維持12小時至24小時後排乾;如前期休耕採整地撒播者,則每2.4公尺開一小溝,灌水至溝之6分滿後排乾。

撒播法之優點有下列幾點:
                                       A.不需整地、中耕、培土等作業,可節省大量勞力。

                                       B. 在水稻收穫前後播種,可爭取農時把握短促的有效播種適期。

                                       C. 排水暢通,可以減輕因降雨積水所引起之種子腐爛或阻礙生育。

2.機播法:

   (a) 機械作畦播種:

     由耕耘機帶動,一次可播4行、6行或9行,可同時完成播種、施肥、開溝、築畦、覆土等作業,田間操作時須注意種子及施肥之輸出是否適量暢通,以及豆種覆土是否完全,播種量每公頃約70公斤。此法利用挖溝鬆土翻轉覆蓋於溝兩側之種子及肥料,使畦上蓋滿鬆土,外觀似與整地栽培無異,易於灌水及排水,較無積水之虞。

   (b) 機械化真空播種:

     於播種前先整地2次,再以曳引機附掛真空播種機,一次完成開溝、作畦、播種等作業,真空播種機一次播6畦,畦寬60公分,溝寬30公分,每畦種2行,株距9公分,每穴播種約1-2粒種子,每公頃播種種子量約50公斤。

機械化真空播種之優點有:

                A. 可節省播種量,每公頃只需約50公斤種子,較一般播種量可節省約20公斤豆種。

                B. 每畦60公分種2行,溝寬30公分,栽培管理操作上較方便,病蟲害防治效果佳,比一般慣行法減少二次以上噴藥。

                C.每公頃較傳統的栽培法,除可降低生產成本,並可提高公頃產量。

   (4) 肥培管理

     一般紅豆栽培,採單質肥料施用者,每公頃三要素施用量分別為氮肥 40-60公斤、磷酐40-70公斤、氧化鉀30-40公斤。氮肥之35%及磷、鉀肥全量當基肥施用,剩餘氮肥分別於播種後20天及開花初期,各施用30%及35%,以免植株過於茂盛、徒長,結莢少,影響產量及品質。若採用複合肥料,則建議施用基肥臺肥39號,每公頃約300-400公斤,並於播種後20天及開花初期,每公頃各施用尿素30-40公斤。以上施肥用量及施肥時機僅提供參考,為求精準的施肥量與施肥方式,建議於播種前,先進行土壤肥力檢測,初步瞭解土壤肥力狀況後,再依推薦方式進行肥料施用。

    (5) 除草

      播種後2天內,噴施萌前殺草劑,若田間已發生雜草或再生稻時,應同時噴施萌後殺草劑。播種後15-20天,當禾本科雜草萌芽至3-5葉,或再生稻發生時,施用選擇性殺草劑(有關施用殺草劑及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當年度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推薦藥劑及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

    (6) 灌排水

    紅豆生育期各階段的適當土壤含水量,播種時為85-90%,中期為70-80%,開花期避免過濕,莢果充實期則需水量較多,適當的灌溉可促進籽實充實飽滿;莢果成熟期則須減少田間水分,以利植株老化及落葉,便於收穫工作。一般灌溉次數,須依土壤質地及地下水位高低而調整,但生育期最忌浸水,若田間積水超過24小時,易引起根部氧氣不足,而開始顯現凋萎。

  故灌排水管理需視土壤質地、地下水位高低及田間乾濕狀況,酌予灌溉1-3次,灌水至畦溝6分滿即可,田間應避免積水而造成畦面土壤鬆軟使得植株容易倒伏。

     (7) 病蟲害防治

    病害方面,以白粉病較常見,低濕地區易發生根腐病,栽培時需注意防範。蟲害有夜盜蟲類、莖潛蠅、潛葉蠅、毒蛾、紅蜘蛛、蚜蟲、豆莢螟及豆類花薊馬等,其中以豆類花薊馬對紅豆威脅最大,必須於開花期注意防範。(有關施用殺草劑及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當年度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推薦藥劑及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

     (8) 收穫及儲藏

     當葉片變黃脫落,莢果乾燥時為成熟收穫適期,秋作約播種後85天-100天,依品種略有差異,成熟期宜儘早收穫,以免引起裂莢,或遇雨種實變質,而遭受損失。紅豆以R8乾莢成熟期為採收指標,全株有80%以上豆莢變黃褐色乾莢為收穫適期,可利用豆類聯合收穫機,於晴天上午10時左右待露水消失後即可進行採收作業。籽實含水量一般原料乾豆需在15%以下,留種用之豆種則必須乾燥至含水量10%以下,隨後儲存於冷藏庫於低溫(10℃)下保存,可確保品質及發芽率,種子活力可維持5年以上。

↑ TOP

  • 天然災害預防及復耕復建措施

     紅豆在高屏等縣市及雲嘉南都有種植,9月中旬過後至10月上旬是紅豆播種適期,生育期間最忌浸水,此時正是颱風季節,強風豪雨侵襲,初期幼株浸水枯死,植株倒伏,開花期花掉落,充實期豆仁無法飽滿,成熟期豆莢腐爛等現象,造成紅豆嚴重損失,產量降低、品質變劣,對於農民收益影響甚鉅,為減輕損失,宜採取有效因應措施予以補救。
1. 颱風及豪雨前預防措施

(1) 採用較抗倒伏之推廣品種,適期播種及採收,生育期間多注意氣象方面資訊,以減少損失。

(2) 田間管理應注意肥料三要素合理施肥,以強化紅豆植株於逆境之抵抗力。

(3) 田間做好排水設施,以防雨季及颱風帶來之雨水,影響紅豆生育開花及結莢。

2. 颱風及豪雨後復耕復建措施

(1) 災害發生後酌量施肥,以恢復生育。
(2) 颱風或豪雨過後,儘快排水,以免田間積水根腐爛或倒伏植株豆莢發芽。
(3) 清除田間受損之植株,以免病蟲害蔓延危害,並適時防治病蟲。

↑ TOP

  • 結語

      紅豆是臺灣重要的雜糧作物,也是高屏地區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紅豆要提升產量與品質不僅是天時地利的選擇-適時、適地、適種,更要配合良好的栽培管理技術,如此一來,必能有效增進品質與產量,不僅有助於增加農民收益,降低生產成本,也增加了國產紅豆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使臺灣紅豆產業能永續發展。

文章來源:高雄改良場108年技術專刊

↑ TOP

  • 相關連結:

一、紅豆病蟲害防治種類及其防治

二、紅豆病蟲害防治用藥摘要表(1080808修訂)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