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又名四季豆、敏豆,為世界性之重要一年生豆類蔬菜,生產量僅次於大豆,分布極廣,世界各地均有種植,其原產地在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南美洲之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為二次種源中心。15世紀時菜豆僅產於美洲大陸,1492年哥倫布首次登陸美洲大陸時,記載在古巴島上已有菜豆之種植,隨後哥倫布 將之引入歐洲;中國最早的記載則見於16世紀末明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蔓性菜豆約在1905年引入臺灣作為水田裡作,矮性種則於1956 年引入在南部與甘蔗、番茄等間作,其在臺灣之栽培適應性佳,從北至南各縣市均有栽培,早年主要以鮮食用及嫩莢、青豆仁冷凍外銷,為重要之加工蔬菜。
近年來因社會經濟結構改變、農村人口流失及加工出口市場減縮,栽培面積逐漸減少,並以生產鮮食嫩莢為主,近5年栽培面積介於1,535~1,795公頃,產量在17,030~18,929公噸, 2012年栽培面積約1,535公頃,主要產區為南投縣信義鄉(267公頃),其次為屏東縣里港鄉、高樹鄉、及南投縣仁愛鄉(農情報告資源網, 2012),統計南投縣生產面積將近645公頃,即佔了全臺的42%,顯示菜豆為南投地區重要的蔬菜產業。近年來栽培區域大都在冬季裡作及初春栽培,南部高屏地區平地以10月至翌年2月栽培較多;中部平地彰化、雲林、南投以秋作 9~10月播種,春作2~3月播種為主;夏季則以中南部海拔600~900公尺之山區為主,主要產期為6~9月,此時的市場平均價也較高。
(一) 菜豆生育環境條件
1. 溫度
菜豆發芽適溫為20~25℃,低於10℃幼苗生長緩慢,根少且短粗;生育適溫為15~20℃,低於13℃幾乎無根瘤菌共生、同化能力下降、開花及收穫時間延遲;開花授粉適溫為 20~25℃,30℃以上或15℃以下易落花落莢,主要是不稔性花粉增加及花粉萌芽率降低或花粉管伸長受到阻礙,即使結莢亦造成果莢變短,一莢當中胚珠及種子量減少。
2. 濕度
菜豆為淺根性作物不耐淹水,惟需土壤保持濕潤疏鬆,如 果土壤水分過多,含氧量低,易造成植株成片黃化,脫落,生 長不良。適宜的土壤濕度為60~70%;空氣濕度為65~75%,空氣濕度過大時,花粉不能正常發育,落花嚴重。
3. 光線
多數菜豆品種對光週期之反應並不敏感,屬中間類型, 但短日(日照時數小於6小時),光合作用時間較短,同化作用少,結實率較差;日照時數達8~10小時,開花好,結莢多, 因此設施栽培應滿足8小時以上的光照。菜豆喜光,光補償點500lux,飽合點20~50 Klux,光照不足時,開花結莢少,易落花落莢。
(二) 田間管理
1. 播種
菜豆多為直播,在臺灣中部及北部,可分為春、秋二季播 種,春播2~4月,秋播9~10月;南部因氣候炎熱,則為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南投地區可終年栽培,夏季多種植敏豆品種,冬季則多以粉豆為主。播種前種子可先經殺菌劑拌種處 理,以減低初期罹病情形。栽植距離,矮性種畦寬80公分,每畦種兩行,株距15~20公分,每分地需種子5公斤左右;蔓性種畦寬130~180公分,双行植,株距30~60公分,播種2~3粒,每 分地需種子3~4公斤,播種後覆土2~3公分。菜豆吸水性強,故播種時應注意控制適當水份,播種前土壤須充分灌水再整地作畦,勿在乾燥的土壤直接播種再灌溉, 以避免種子腐爛。每穴播種2~3粒最恰當,可避免營養競爭, 播種太密,因營養競爭且日照不足,致收穫期短,同時影響嫩 莢品質,且植株過於繁密易滋生病蟲害。
2. 立枝架
蔓性品種需立支柱,以利藤蔓攀附,需在花芽分化前立好支架,約長有4~8片葉開始抽蔓時進行。臺灣過去常利用小竹插於植株旁,每畦2行,在每對支柱上方互相交結固定之, 俗稱人字籬或臺掌籬。近年來用鋅鍍管或鐵條作枝 架,每3~4公尺立一枝,於枝架上下兩端用粗鐵線連接,而後將尼龍繩或網紮於鐵線上,稱之「單網直立架栽培」, 此方法生長空間較大、生長勢較佳。此外,尚有利用ㄇ字型亞管或鐵條支架配合尼龍網之方式,則建議側面稍作傾斜,除可使果莢懸垂避免碰觸而彎曲。
3. 除葉
結果採收期,應適當除去下部病老葉、黃葉及病葉,一來可改善下部通風條件及增加光線通透性,減少病蟲害發生機會,二來也可促使側枝萌發和潛伏花芽開花結果,延長採收期,同時也方便於採收管理。
4. 水分管理
菜豆為淺根性作物,土壤水分非常重要。播種發芽後如天氣乾旱須適度灌水;開花期如天氣晴朗,著莢不良時,應注意灌水,以增加結實及產量,使品質細嫩纖維少。另若土壤太乾燥時會阻礙養分吸收,植株生長,開花及結實數銳減,以致收穫量減少;但過濕一樣對生育有不良影響,長期滯水將造成落葉,影響光合作用收穫量,故需注意土壤排水。
5. 土壤
排水良好且表土深厚肥沃的壤土最適於菜豆生育,弱酸性pH5.5~6.8最適宜。菜豆是豆類中耐鹽性最差者,土壤中NaCl濃度達2,000 ppm時地上部及收穫物之重量均會減半。菜豆不適於連作,連續栽培將造成生育不良,收穫量減少,病害嚴重,甚至發生線蟲危害等連作障礙,嚴重發生時甚至需要休耕2~3年或輪作其他非豆類作物。
(一) 銹病(Rust)
1. 病徵:菜豆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偶爾發生在豆莢。初期在葉片背面形成白色斑點,逐漸擴展成略為突起之銹色圓形病斑,有時病斑周圍有黃暈,影響光合作用,罹病葉易枯黃,提早落葉,降低菜豆品質及產量。
2. 病原及發生生態:病原菌為Uromyces appendiculatus,田間銹色圓形病斑為其夏孢子,夏孢子散佈成為第二次感染源,可重複感染,因此常可見整個葉片佈滿銹色病斑。菜豆銹病其寄主專一,只危害菜豆;菜豆從生長初期到採收期皆會發生銹病,以後期 較易發生。
3. 防治方法:
(1) 注重田間衛生,發生初期即早清除罹病部位,以減少園區感染源,並即時進行藥劑防治。
(2) 避免密植,注重整蔓,減少枝葉重疊,保持田間通風良好。
(3) 種植耐病品種如臺中1號,可減少銹病為害。
(4)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菜豆銹病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二) 角斑病(Angular leaf spot)
1. 病徵:主要為害葉片,初期灰褐色小斑點,後期病斑擴大轉為 暗褐色,病斑易受葉脈限制形成角斑。發病後期病斑會互相癒合形成大型壞疽病斑,嚴重時造成葉片黃化,最後落葉。 果莢亦會被為害,病斑為圓形褐色斑。
2. 病原及發生生態:病原菌為Phaeoisariopsis griseola、Cercospora columnaris。本病在高冷地區夏作菜豆常發生,最適發病溫 度為20~24℃。在連續降雨的潮濕環境,加速病菌擴散傳染及侵入感染。能藉由種子傳播角斑病,但田間主要感染源為存活於罹病殘株及土壤中之病菌。
3. 防治方法:
(1) 種子消毒:可使用0.5%次氯酸鈉(漂白水)消毒10~20分鐘。
(2) 避免連作、密植,注重整蔓,減少枝葉重疊,發生初期即早清除罹病部位。
(3)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菜豆角斑病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三) 白絹病(Southern blight)
1. 病徵:菜豆罹患白絹病,由下位葉開始黃化,莖部因水分運輸受阻而呈萎凋現象,而莖基部組織產生腐敗,植株附近土表佈滿白色放射狀絹狀菌絲,而後產生初期白色後期褐色之圓形菌核;田間初呈局部發生,病勢快速向四周健康植株漫延,造成畦面一段又一段植株死亡。
2. 病原及發生生態:病原菌為Sclerotium rolfsii Sacc.,本病原菌為多犯性的土壤傳播病原菌,寄主範圍非常廣泛,可危害大多數蔬菜及花卉等作物。感染源為土壤中之菌核、植物殘體上之菌絲。會藉由帶菌土壤及介質傳播,而菌核會漂浮在灌溉水水面上進 行傳播。高溫多濕利於本病發生。
3. 防治方法:
(1) 輪作:與水稻輪作是降低本菌菌核數量的最佳措施。另外休耕時田區浸水,也可降低土壤傳播病害之感染源,而減少病害發生。
(2) 拔除病株:挖走罹病株及其周圍土壤,將藥劑澆灑於發病處周圍,減少病害漫延。
(3) 種植前土壤翻耘,曝曬後再加水灌溉,可以降低病源數量。
(4)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菜豆白絹病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四) 萎凋病(Fusarial wilt)
1. 病徵:罹病植株由下位葉往上位葉黃化,發病初期,中午葉片萎凋,早晚會恢復,後期整株萎凋死亡。剖開植株莖部橫切面,可見植株之維管束明顯褐化。
2. 病原及發生生態:病原為Fusarium oxysporum f. sp. tracheiphilum,屬於真 菌性之土壤傳播性病害;病原菌以厚膜孢子在土壤與植株殘 體中存活,成為感染源。當土壤乾溼時發生最為嚴重。
3. 防治方法:
(1) 輪作:與不同科作物輪作,使存活於土壤中之病原菌無寄主可感染,病原菌自然無法存活而死亡。
(2) 淹水:許多病原菌在土壤淹水缺氧環境下,病原菌密度會快速下降。
(3) 選擇排水良好地方種植,土壤含水量高有利病菌之感染。
(4) 選擇健康種子。
(5) 農藥防治:植物保護手冊目前尚無推薦藥劑。
(五) 病毒病害(Virus disease)
1. 病徵:菜豆罹患病毒在田間有二種不同病徵,一種為嚴重型病 徵,常造成新葉生長不良,葉縮小捲曲,豆蔓逐漸停止生 長,另一種為普通型嵌紋病徵,植株葉片上呈現明顯綠色濃 淡不均之病徵;菜豆受病毒感染後由於植株生長逐漸受阻, 結莢數會因而減少。
2. 病原及發生生態:感染菜豆之病毒為胡瓜嵌紋病毒(CMV)。菜豆田附近有 CMV之寄主作物如茄科(如番茄、青椒)及瓜類等作物,栽培 菜豆時發生嵌紋病機會較大。乾燥季節且蚜蟲密度高時病毒 病較易發生。
3. 防治方法:
(1) 使用健康無病毒種子種植。
(2) 露天栽培必需選擇較隔離之田區,避免園圃附近之作物相太複雜,尤需避免栽種茄科(如番茄、青椒)及瓜類。
(3) 拔除病株並燒毀,以根絕病毒源。
(4) 加強媒介蚜蟲之防治,以減少病害漫延。
(5) 避免機械傳播病毒病害。
三、菜豆主要發生蟲害及防治方法
(一) 葉蟎類(Spider mites)
1. 危害徵狀:葉蟎類主要危害葉片,受害葉出現白斑黃化,危害嚴重時,會導致葉片枯黃及落葉,監測時觀察葉背較凹陷處或葉脈周圍有無葉蟎聚集危害,可為早期監測與預防。平地栽培區以二點葉蟎為主,山區栽培區以赤葉蟎為主,主要危害中、老葉。
2. 發生生態:葉蟎類多好發於高溫乾燥時期,因寄主範圍廣致菜豆主要栽培期均有入侵風險。葉蟎類適溫完成世代僅需7天且繁殖量大,菜豆種植過密易造成葉蟎類族群迅速增長及擴散,開花期至豆莢採收後期為發生高峰,應加強監測頻度,查覺葉蟎類發生,以免錯失早期防治時機。
3.防治方法:
(1) 注重田間衛生,清理雜草及田間殘株,避免相鄰田區種植不同時期植株而交互感染,需連作時應完全將殘株移除後再整地種植。
(2) 以輪作方式降低葉蟎有機會延續族群並伺機發生。
(3)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豆科、豆科豆菜類葉蟎類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二) 潛蠅類(Miners)
1. 危害徵狀:潛蠅類可分斑潛蠅、根潛蠅與莖潛蠅。斑潛蠅主要為害葉片,成蟲產卵在葉肉組織,幼蟲取食葉肉造成不規則白色 孔道,影響葉片光合作用。根潛蠅產卵於幼株莖部,幼蟲取食根際部造成植株發育不良或缺株。莖潛蠅產卵於葉基部,幼蟲主要取食部分葉柄及嫩莖髓部,易造成部份子蔓或主蔓乾枯。
2. 發生生態:斑潛蠅發生於栽培全期,好發於夏季與冬季乾燥時節,菜豆幼株葉片若遭受嚴重危害,會導致生長不良,完成世代 約需2週。根潛蠅與莖潛蠅主要於菜豆苗期入侵,化蛹於莖部或根際部並留有羽化孔,完成世代需2週以上。潛蠅類對菜豆苗期影響甚大,需加強苗期監測與防治,避免造成缺株或生長不良。
3. 防治方法:
(1) 應用黃色黏紙誘殺田間成蟲。
(2)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豆科、豆科豆菜類潛蠅類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三) 豆莢螟(Bean pod borer)
1. 危害徵狀:雌蟲產卵於葉、莖、花、果幼嫩處,幼蟲孵化後於幼嫩處啃食,後鑽入豆莢取食種仁,單隻幼蟲可危害多個豆莢。受害豆莢可見鑽食孔及小顆粒蟲糞堆積,幼蟲亦可鑽食嫩莖危害。
2.發生生態:成蟲日間棲息於枝葉間並於夜間活動,幼蟲會綴結葉片與豆莢、花苞等,躲藏其中取食。豆莢螟全年皆會發生,平 地栽培區以冬作被害率較高,山區栽培區以夏、秋作被害率較高。監測時可注意植株有無綴結之葉、花,豆莢是否有蟲孔或成堆糞粒等,可即時掌握發生期並加以防治。
3.防治方法:
(1) 摘除受害豆莢或植體並銷毀。
(2) 避免植株生長過密讓成蟲易躲藏,造成受害部位不易發現及移除。
(3)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豆科、豆 科豆菜類豆莢螟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四) 椿象類(Stink bugs)
1. 危害徵狀:椿象類以口器刺吸豆莢及豆蔓,造成豆莢畸形,或因大量個體群聚取食造成豆莢遍佈傷口,導致後續病原感染致豆 莢腐爛。部分植株豆蔓亦會受害,豆莢及豆蔓被害處會陸續形成深綠色或褐色結痂。
2. 發生生態:低海拔栽培區主要發生種類為條蜂緣椿象,夏季為主要危害期,因條蜂緣椿象寄主包括野生豆科植物,不易杜絕蟲源,一般於菜豆結莢期開始大量入侵危害。椿象活動力強且危害量大,豆莢受少量個體危害即會降低品質。
3. 防治方法:
(1) 與不同科作物輪作,或避免不同時期豆科作物相鄰種植,減少田間發生數量。
(2) 植株間隔適當,並適時整蔓,避免植株枝葉過密提供椿象棲息處所。
(3) 植物保護手冊目前無推薦藥劑。
(五) 薊馬類(Thrips)
1. 危害徵狀:薊馬類主要危害花蕾及豆莢,受害豆莢表皮初期有銀白色條斑,後期形成較明顯的灰褐色條斑,受害處多靠近果柄。新芽受害時會捲曲,較大葉片有皺摺並有食痕。
2. 發生生態:主要發生種類為臺灣花薊馬,其次為南黃薊馬。臺灣花薊馬主要發生於菜豆開花及結莢期,影響授粉及豆莢品質。 南黃薊馬則是整個生育期均會發生,主要危害新芽與嫩葉。薊馬類好發於秋作,但生育期若遇高溫乾燥氣候,薊馬密度 亦會迅速竄升。監測時以嫩芽、花、幼果有無被害徵狀及蟲 體為調查重點,開花期需加強監測頻度。
3.防治方法:
(1) 保持植株適當密度以避免造成薊馬族群繁衍,提高藥劑防治效果。
(2) 藥劑參考植物保護手冊豆科、豆科豆菜類薊馬類用藥,並注意安全採收期。
菜豆生長適溫為15~25℃,在中部地區平地只可以春、秋及冬季栽培,夏季只能移到高冷地區栽培。菜豆連續採收期長達40天,期間病蟲害常造成為害,而用藥不當易發生農藥殘留問題,包括農藥超過安全容許量或使用未推薦藥劑等,因此為了減少用藥不當造成違規及生產健康安全菜豆,並針對各種病蟲害彙整農藥及非農藥防治技術,提供農友參考應用。以有效防治病蟲害,並降低菜豆農藥違規案件發生,使消費者得以消除對菜豆可能有藥劑殘留不合格疑慮,吃到安全的菜豆,以大幅提高其消費意願。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